楞严经要义55:凡事盡心盡力,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,成敗交給业力
楞严经要义55
楞严经要义55:
净界法师宣讲
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》要义。监院法师慈悲,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阿弥陀佛!讲义116面
辛二、合法結显
我們有很多人都會讲到一件事,說是一切的宗教其实都是勸人家為善的,所以是沒什么差別的。但事实上,我們一個佛弟子,当然我們會不断的去修学善业,來积集我們的資糧,比方說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禪定,我們在修学這個善业的時候,從表面上來看,我們的確跟基督教、天主教,看起來是沒什么太大的差別。但是從心態上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態,因為我們在修学善业的時候,我們內心會有一种智慧的观照。所以我們在讲外道他在修学善业,事实上他只有安乐道,沒有解脫道,他能夠從善业当中成就安乐的果報,但是他在修善的過程当中,不能夠去破壞我們的煩惱障、业障、報障,沒有這种破障的力量。但是佛弟子在修学善业的時候,一方面能夠成就安乐,另一方面能夠成就解脫。所以這智慧的理观,在整個佛法的修学当中,就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,特別是在解脫道,它可以說是一個主導者。所以我們在研究一部经典,一定要掌握它的中心思想,這部经应該生起如何的观照。從本经來說,它观照的方法,主要的就是有四個字:「內外真妄」的观照。
我想我們研究本经,一路走來你會发觉,佛陀在讲到整個五蘊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這一切因緣所生法的時候,他是习慣性把它分成“內跟外”的差別,分成“真跟妄”的差別,這個很清楚。所以我們剛開始要把這生命的相貌,分成外在相貌跟內在的体性。外在的相貌基本上是虛妄的,內在的体性是真实的。虛妄跟真实是怎么判断呢?虛妄的東西是变化的,你看到這個東西,看起來非常莊严,明天就产生变化。所以凡是會变化的東西都是屬於变化的,你看空中的浮雲,它一下子变成一個兔子,一下子变成一隻老鷹,這個都是虛妄相;但是真实的東西它是不能变化的,它不能有生滅相。所以我們在观的時候,這所謂的「內外真妄」是二個次第,剛開始我們要把這外在的环境,观察它是虛妄的,而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实的。远離对外境的執取,因為它是变化的,变化的東西你不能安住的,你一安住的話你很痛苦,因為它是变化的,它是不安穩性的,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時候经常观察,儘量不要去攀緣外在的相貌,因為你掌握不了它,你控制不了它的。
我們远離外境以后,我們開始进入到內心世界了,我們開始把心帶回家了,但是我們面对內心的時候,我們发觉我們內心,外在的妄想又是虛妄的,而內在的真如才是真实。所以內心也有外在跟內在的差別,所以你进一步也是要远離你內在的妄想,而最后找到你真实不生不滅的本性。所以它是远離外境,远離內在的妄想,最后回归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,而這個就是整個十方諸佛菩薩,整個修学的一個真正的安住的处所。所以為什么本经它有資格讲,它能夠成就《修證了义》,它能夠成就《諸菩薩万行首楞严》,就是它真实在清淨的本性安住下來。這個地方從,安住本性,而破除一切的障碍,這個是整個本经的中心思想,就是你一定要先找到,你的“不生滅心”為本修因,你要找到你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么? 這是本经一個非常重要的修学思想。
辛二、合法結显
“合法”把前面演若達多的譬喻,來合以下之法;“結显”結显現前這一念心性跟无明妄想這二种,都是非因緣非自然,作一個总結。把因緣跟自然這二种道理…前面讲的很多,這個地方作一個总結。(分二:壬一、直結法。壬二、重簡非。壬三、正指是)
壬一、直結法 直接作結示,結示它的法要
是故我言三緣断故,即菩提心
到底是一個什么樣道理的緣故呢?我們前面讲到非因緣非自然的時候,就得到一個結論。說:我們這一念心是有真跟妄二种差別,真妄当中的理解就是,我們要真实的相信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,也就是因為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的緣故,所以佛陀才說:三緣断故,当下就是菩提心。這一段经文蕅益大師說是比較略,事实上它的原文应該是包括了,前面所說的「汝但不隨分別,世間、业果、众生三种相续。三緣断故,三因不生。則汝心中,演若達多,狂心自歇,歇即菩提」。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:我們重點在「不隨妄转,不隨分別」。
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学,其实是有二個不同的法門:比方說,比較漸教的次第法門,漸教法門在修学的過程当中,他是先從事修開始,他會告訴你先持戒、然后修定、然后再修慧,先從信仰。我為什么持戒呢?因為我害怕当來痛苦的果報。從一种相信造业,造善能夠構成就安乐的果報,造惡能夠成就痛苦的果報,依止這樣的信仰,我們開始修戒定慧。但是這樣子对煩惱本身是一种壓抑的作用,這個是「漸教法門」,他先從事修下手。
「圓頓法門」他的思想不是這樣,他先從智慧,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,先知道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;妄想是本來沒有的,真如是本來俱足的,從這一念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你真实的能夠觉悟到這樣一個離念的心体,然后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,開始修禪定,開始修智慧。也就是我們本经所說的:先從“不迷”、然后再“不取”、再“不动”,由理观而帶动事修。所以我們看其实這個地方,已经道出的本经修学的綱要,就是先從不隨分別,然后才三緣断故,最后三因不生,最后狂心自歇,歇即菩提。它整個下手处,是先有智慧的观照,然后再慢慢的透過念佛持咒來安定你的心,最后再修四根本重戒調伏你身口的過失。它的次第是先不迷、不隨妄转、然后再不取、再不动,這個是佛陀在整個前面的经文作一個总結,它的一個修学次的总結。
壬二、重簡非 重新來簡別,对因緣、自然一种錯誤的認知
簡非因緣
菩提心生,生滅心滅,此但生滅;滅生俱盡,无功用道。
假設我們对整個修学,我們对內心的世界是這樣理解的,当我的聖道相应的菩提心生起的時候,這時候凡夫有漏的生滅心,才開始消滅,菩提心把我有漏的生滅心給破壞了。你如果做如是理解,那又落入了一种对立的生滅之法,那這個就不是本经的修学意思,那是漸教的法門。那么我們应該怎么去了解真正的“中道了义”无戲論法呢?「滅生俱盡,无功用道」。「滅生俱盡」也就是說,你要知道所謂的“滅”、所謂的“生”都是不可得。說:菩提心生起,妄想心滅掉,其实這個都不可得。其实菩提心是众生本俱的,哪有什么生起呢?无明妄想是本來空的,哪裡有所謂的滅呢?你能夠知道,法本不生,今則不滅,一念心中妄想本來就沒有,而菩提心本來就是我們俱足的,而這樣子來任運的隨順正念真如,這才是真实大乘的「无功用道」。
這個地方是說出我們对真妄的一個理解,這地方就簡別這种因緣的对立。說是用清淨的菩提心,來破壞杂染的生滅心,這是不对的。
簡非自然
法 說 若有自然,如是則明自然心生,生滅心滅,此亦生滅。
假若有(這個“有”是作也);假設你作自然之想,很清楚的、很分明的,实際上有一個自然的菩提心的心体生起,而且也分明的知道有一個個真实的生滅心消滅,這樣子也是落入对立之法。
譬 喻
无生滅者,名為自然,猶如世間諸相杂和成一体者,名和合性,非和合者,称本然性。
所謂真正的不生不滅,叫做什么呢?名為自然,它必須是任運的隨順真如,而內心平等,沒有任何对立,這樣才是真实的自然。這以下讲出一個譬喻說:如果你一定是說以无生滅為自然,以有生滅為因緣而形成对立的話,這就好像世間上諸多的万相,這当中有些是互相摻杂而合成一体的。比方說,有的藥丸是由很多很多的藥物而組合而成的。你說這個是和合性,這和合性比喻因緣。非和合者,有的物体是单一構成的,比方說地水火風,它各有各的個体。非和合是比喻本然性(自然性)。你這樣子讲又落入了一种,所謂和合性跟本然性的对立。
這個地方佛陀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,对一個初心菩薩建立一個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的信心。就是你在剛開始修学的時候,你要深信:「自知我是未成之佛,諸佛是已成之佛」也就是說,你深信你現在在打妄想的這一念心,其实它的本質就是真如,它只就是一念的迷,而产生很多假相,假設那一念迷情被你破壞了,那么它又恢復它原本真实的功德。這就是說明“真妄不二”的道理,而我們初学者对這個要生起真实的理解,不是離開了妄想,而另外有一個真心,不是這個意思,就是“即妄而显真”,這才是真实的「中道了义无戲論法」。
壬三、正指是佛陀正是要指出对因緣自然的正確理解
本然非然,和合非合;合然俱離,離合俱非,此句方名无戲論法。
這一段等於是把前面佛陀讲了很多很多的,因緣跟自然的观念作一個总結。「本然非然」這一段是一個单遮,单方面的遮止。“本然”指的是自然。也就是說你說它是自然,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自然,因為你要经過修證它才能夠显現。众生雖然佛性本俱,但是要假借修證才能夠開显,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」。所以你說它是真正的自然,是不对的!這個地方遮止自然。
「和合非和」這個地方遮止因緣。你說它是真正的因緣,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因緣,因為它的功德是它本來俱足的,你只是把妄想消滅了,让它恢復它的本來面目,也沒有從外而得,所以你也不能夠說是因緣。「合然俱離」這個指雙遮。“合”指的是因緣,“然”是自然。也就是說你对心性的了解,只有離開了对和合对因緣的執取,才能夠真实的显現出來。這雙遮因緣跟自然。
「離合俱非」這一段是雙遮雙照。“離”是離開因緣自然的執取;“合”合者即也,当下即是因緣,即是自然。所以你必須要「非離非即」,一方面離開因緣自然的執取,一方面在修学的過程当中,又不妨假借因緣自然的方便,來開显真如本性。远離它的執取叫“雙遮”,但是又假借因緣自然的方便來開显,是“雙照”。透過雙遮雙照,這才是真正的大乘的中道了义,无戲論法。這才是我們对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最完整的了解。
佛陀对於我們這一念心到底是什么相貌,花了很多時間,因緣、自然,有時候讲不是因緣,不是自然,有時候讲其实它也是因緣,也是自然。我們這樣子讲好了,如果你心外求法,那什么都不是,你離開了你這一念清淨的本性之外,去追求因緣,也錯!追求自然,也錯!什么都錯!那真的是開口便錯,动念即乖。如果你把心帶回家以后,這個時候你說它是因緣也对,你說它是自然也对!比方說:唐朝有一個叫懷让禪師,他去參学六祖大師,六祖大師看到他二話不說,就直接考他对內心世界的了解。他說:你從什么地方來?我們的五蘊身心世界,從什么地方來?懷让禪師說:說似一物即不中。六祖大師继续問他:还有修證否?懷让禪師回答:修證即不无,染污即不得。六祖大師說:即使染污即不得,即是三世諸佛之所護念。懷让禪師第一次答,我們這一念心性的時候,他說「說似一物即不中」,這一句話已经道出他中道了义的无戲論法。“「離緣真如」”当你回归本性的時候,是離言說相的,你不能讲話的。但是離言說相,到底有沒有錯認消息,也沒人知道。
所以「中道了义无戲論法」真实体性的安住,是沒有言說相的,是惟證方知的。所以智者大師继续問,他說:那有沒有可以修證的過程呢?他說:修證即不无。「修證即不无」就是讲因緣,的確是可以修證,你看我們剛開始煩惱很重,当煩惱現前的時候,我們常常說,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。因為它沒有根,煩惱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,那你只要問它一句話說:你從什么地方來?它就完了!因為你「覓之了不可得」。
所以我們经過一次一次的观照,欸!煩惱真的淡薄了,正念加強,那就是修證。心念透過你的观照,你发觉你的心態每天在改变,思想观念在改变,那這個就是因緣。你的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樣,你看到一件事情你产生想法,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不一樣,那真的是「修證即不无」,的確是有它的功德相。但是「染污即不得」,回归到那一念本体的時候,你不管怎么修證,那清淨的本性是完全沒有改变。你要能夠回归到一念心性,你說它是因緣,有它断惡修善的功德,也对!你說它自然,其实不管你断惡修善,还是你本具功德的開显,只要你法法消归自性都对。因緣跟自然,這個運用是很广。
日本有一個经營之神:松下幸之助,他有一天去參訪一個日本老禪師。跪在老禪師面前說:請大師開示管理之道。他本身就是经營之神。禪師在開示的時候,他很少用讲話的,他就拿一個杯子給松下,說:你幫我把這杯子拿著。他就幫他倒茶,倒了以后就請他把這茶喝下去,喝了以后又到了一杯,又請他喝下,又到了第三杯,又請他喝下。這個松下也是悟性很高,他說:謝謝禪師,我知道怎么管理了。因為杯子本來是空的,“无為”,倒滿了以后就是“有為”,那你喝下又变成无為。自然就是无所為,因緣是有所為。当我們去管一個人,到底是要主动积極有所為,还是要保持默然无所為?這個就是要平衡。我相信做過執事、管理人都知道,我個人也帶過人,很多事情你不能管,愈管愈糟糕,你只有默然!有些事情是不能处理的,越处理越糟糕,让時間让它過去就ok了。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处理不行,不处理更糟糕。那就是要考慮到一個人的智慧,到底是要有所為,保持因緣的造作,还是保持一個自然的无為。這個我們有一原則,是這樣子。
基本上來說,我們大乘佛法在修学的過程中,面对過程是要強調因緣,要主动积極。你看我們讲,凡事盡心盡力,但是面对結果,我們的態度是保持自然,成敗交給业力。所以我們对過程的態度,跟面对結果的心態是不一樣的,「云何应住,云何降伏其心」,其实調伏其心就是因緣跟自然,一個空观,一個假观,這二种而已,沒有第三种。這個地方,其实佛陀已经把整個調心的方法道出來了。当然正式的修学是在下一科,但是這一科其实已经把這個輪廓,把它說出來了。通過雙遮雙照,來讲到中道的无戲論法。這一段等於是把因緣跟自然的观念全部做一個总結,也可以說是把整個一大科「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」的整個思想,到這個地方告一段落。下面這一段…
庚二、誡勸 作一個告誡跟勸修 (分二:辛一、誡徒聞无功。辛二、勸真修有益)
辛一、誡徒聞无功
告誡阿难尊者只是多聞,而不修习內心的微密的观照,其实是不能夠断惑證真转凡成聖的。勸勉他要注意這件事情。
徒聞无功
菩提涅槃,尚在遙远,非汝歷劫辛勤修證。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经,清淨妙理如恆河沙,祇益戲論。
佛陀針对阿难尊者來說,他說:你現在已经證得圓教初信,断除三界的見惑,但事实上以你的階位,距離大乘的无上菩提跟整個涅槃,还是非常的遙远;“菩提”是約著智德,“涅槃”是約断德。所以你必須要经歷多生多劫辛勞的修證,包括理观(空假中三观) ,也包括整個六度万行的事修,才可以完成的。如果你一直停留在你過去的习氣,只是习慣去憶念執持十方如來所宣說的整個十二部的大乘经典,這当中的义理像恆河沙這么多,這樣子只是增加一种名相的分別,增長心中的妄想,增長你的戲論而已,只是了解道理是不夠的,一定要生起观照。
遇难不免
汝雖談說因緣自然,決定明了,人間称汝多聞第一,以此积劫多聞薰习,不能免離摩登伽难。
這以下讲出他一個实際的例子,為什么多聞无功呢?阿难尊者他雖然能夠談說因緣自然的教法,非常的清楚明白,而人世間在整個众多的弟子当中,每一個人也公認,阿难尊者在众多弟子当中,是成就聞持陀罗尼。說是「佛法如大海,流入阿难心」,佛法整個名相整個道理,雖然广如大海,但是都一一的流入阿难的心中,從來不會忘失。他堪称多聞第一,但以如此這樣多聞的习氣,這种多生多劫的习氣,來親近善知識,來熏习佛法,还是沒辦法免於摩登伽女的咒語之难。這可以看得出來,只是明白道理,內心卻沒有正念的力量來抗拒心中的煩惱。
仗咒方除
何須待我佛頂神咒,摩登伽心婬火頓歇,得阿那含,於我法中,成精进林,愛河乾枯,令汝解脫?
如果說你多聞可以調伏煩惱,那你就不必靠我的《楞严咒》來救拔你。反過來就讲出另外的例子。摩登伽女她本來多生多劫是婬女,所以她的婬慾心煩惱很重,但是他回來听聞佛陀讲到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以后,她生起一念的迴光返照,她就经常問心中的煩惱,你從什么地方來?這時煩惱被她這一問以后,因為它“覓心了不可得”,這時候煩惱的根源就被她破壞了,就證得小乘的三果阿那含,断了三界的見惑以及欲界的思惑,在我佛法中成就一种精进的功德,因為她沒经過初果、二果,直接從凡夫證得三果,這种理观很強的。證得三果成就精进的功德以后,她心中的貪愛之水就完全乾枯,也因為摩登伽這樣的解脫,才使令阿难尊者解脫婬慾之难。
這一段等於是佛陀讲完了道理,准备開显实修之前…他到底是什么涵义呢?就是讲到多聞跟观照的差別。不過,蕅益大師說:多聞本來是入道的根本,但是停留在多聞,只是产生一念的訊息。我相信妄想是虛妄的,我也相信我們的真如本性是本來俱足的。我讲实在話,你只有相信是不夠的,要是相信夠的話,基督教也是用相信的。你必須透過教法的学习,你真实的去观照,把多聞的知識转成內心的观照,才有真实的断惑證真的功德,只有信心是不夠的!這一段,等於是佛陀已经為后面的实修來做佈局了。
辛二、勸真修有益
這個地方等於是結勸,只有透過真实的修学,才有真实解脫的利益。
无漏有功
是故阿难!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严,不如一日修无漏业,远離世間憎愛二苦。
既然多聞无功,那么应該怎么做才會有真实的功德呢?佛陀說:阿难!你雖然多生多劫都能用內心來憶念、來執持如來所說的“秘密妙严”。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:“秘密妙严”指的是大乘中道的妙理,也就是前面所說的「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」,也就是我們一念心中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当然你了解這個道理並沒有白費,但是你应該從這個道理当中,生起一种修学无漏业,正式的修学圓頓止观,才能夠真实的远離世間上,這种对外境产生的執取,而产生愛憎二种的痛苦。“无漏业”蕅益大師就讲得很清楚,他說:所謂的“无漏业”其实就是前面所說的「汝但不隨心中分別」。
「不隨分別」這一句話我們說一下:剛開始修《楞严经》有些人會不太適应,因為在過去我們在修其它止观的時候,对煩惱是一种抗拒。你說你生起貪愛的煩惱,我用不淨观來抗拒你;你會執著常,我就用无常观來抗拒你。我們剛開始在修学,煩惱是一种对抗的,就是逆向操作,你說它是黑的,我就用白的來抗拒你;你認為它這個色身是美妙的,我們就思惟它是污穢的來抗拒,這是非常重要,這是种对抗法。但是到《楞严经》的時候,它不是抗拒,是我不隨你而转。《楞严经》它的思想就是這樣,它是遇到煩惱的時候,它是迴光返照,「你從什么地方來?」它只問它一句話就夠了。
《楞严经》它在修无漏业、在抗拒煩惱的時候,這大家要了解一下。前面我們在修止观四念处,是跟煩惱正面衝突,在煩惱的作用当中,可以說跟它正面二個人,真妄交攻,正面衝突。本经它在修对治煩惱它不是,它是「迴光返照,不隨妄转」,這個地方大家要了解,這二個差別。這個地方等於是赞嘆,只有真实的迴光返照,才能夠远離世間的痛苦。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我們向外執取,向外執取以后就會产生一种攀緣心,滿我們意的产生愛,不滿意的产生瞋,而且這愛跟瞋就变來变去,有時候我們喜欢的東西变成瞋,我們不喜欢的東西变成愛,所以搞到自己很痛苦。我們必須要修无漏业迴光返照,回到我們的本性,這才是所謂的「解脫之道」。
楞严经要义50: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,你已经浪費時間了
楞严经要义51: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,沒有真正安住
楞严经要义52: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,不要太肯定
楞严经要义53: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,不是用受用的角度
楞严经要义54: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,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